part 1民族
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,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民族。同一民族,一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,使用相同的语言,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和经济生活。目前,世界上约有两千多个民族,有的民族有数亿人,有的民族只有几百人。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各族人民辛勤地劳动,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,为社会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,主要分布的民族有汉族,藏族,回族,土族,撒拉族,和蒙古族等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自治州,自治县。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,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、7个自治县,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(玉树、果洛、海南、海北、黄南藏族自治州)、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(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),1个土族自治县(互助土族自治县)、1个撒拉族自治县(循化撒拉族自治县)。2个回族自治县(化隆、门源回族自治县)、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(民和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)、1个蒙古族自治县(河南蒙古族自治县)。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%,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.55%。此外全省还有28个民族乡。
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,语言文字,衣食住行也不同。
Part 2 语言
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、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。借助语言,人类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。世界的语言大约有两千多种,其中汉语、英语、法语、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主要语言。汉语的使用人数最多,英语的使用范围最广。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文是阿拉伯文、中文、英文、法文、俄文和西班牙文;工作语文是英文和法文。
不同语言下的我爱地理
中文:我爱地理
英文:I love geography.
法语:J”apos;adore la géographie.
俄语:Я люблю географию.
西班牙语:Me encanta la geografía.
阿拉伯语:أنا أحب الجغرافيا.
人创造了语言,语言也成就了人类,使人有了文化,所以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。一个民族发展的成果也同样凝聚在语言当中,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,这种连续性就体现在语言当中。自古以来青海地区繁衍着各种不同的的名族,如羌,土,回,藏等等,各民族共同创造了青海的辉煌文化。青海的汉语方言,属于北方方言体系。由于历史上人口的迁徙、各民族长期相处,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。青海方言的词汇形象生动、富有魅力,加之发音铿锵,有类关语,形成精细、委婉、幽默、轻快的风格。人们说话时方言加普通话,又产生了一种青海的普通话“青普话”。青海有青海的方言,那就是青海话,与普通话差距较大,在西宁虽然普通话非常普及和流行,但要接触真正的青海人如果不会说青海话恐怕是很难说的。因为青海话里的一些词语是无法用普通话来翻译的。
由于青海历史上人口迁徙和多民族杂居等原因,青海方言中既保留了一些古语词汇,如“夜来”(昨天)、“央 及”(请人帮忙)、“主腰”(棉袄)、“花泛”(灵活)、“型口”(乞丐)、“头勾”(牲畜)、“扁食”(饺子)、“年思”(去年)、“孽障”(可怜)、“增死扒命”(很吃力)等。又保留了一些吴越方言,如“机溜”(敏捷、机灵)、“懊躁”(烦恼)、“勤谨”(勤快)、“眼热”(羡慕、眼红)、“面色”(脸色)、“松活”(毛笔)、“虚话”(假话)、“对过”(对面)、“水滚了”(水开了)等。同时还有大量的藏语借词译音,如“囊玛”(内部)、“卡码”(恰到好处)、“阿卧”(哥哥)、“阿咪”(爷爷)、“没拉宁”(没本事)、“杠趟”(步行)、“骨叉”(兀鹫)等。
Part 3 宗教
宗教是一种信仰,也是一种文化现象。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。它们在世界各地传播,分布较广,对许多国家的历史、文化等影响很大。
基督教起源于亚洲西部,目前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,主要分布在欧洲、美洲和大洋洲。
伊斯兰教形成于阿拉伯半岛,其教徒称“穆斯林”,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北部、东部,亚洲的西部、中部、南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区。
佛教诞生于古印度,后来传入亚洲的许多地区,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。
基督教教堂、伊斯兰教清真寺和佛教寺庙分别是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,也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,各自具有其鲜明的文化特色。
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,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。主要宗教有藏传佛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。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最广,遍及全省各个地区;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在城镇和铁路沿线。汉传佛教和道教在一些农业区有一定的影响。藏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土族和撒拉族等几个世居少数民族,普遍信仰宗教。 佛教、伊斯兰教、道教、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在我省都有传播,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信教群众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,藏族、回族、土族、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几个世居民族,基本上是全民信教。据2004年全省宗教活动场所年检统计,全省共有宗教活动场所2100多座(所)。全省共有宗教教职人员29000多人,占信教群众的1.33%。全省有信教群众200多万人,占全省总人口的41.65%。全省现有省级宗教爱国团体5个,即:青海省佛教协会、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、青海省基督教“三自”爱国运动委员会、青海省基督教协会(简称省基督教“两会”)、青海省道教协会;州、市级宗教爱国团体13个;县级宗教爱国团体25个;省级宗教院校2所,即:青海省藏语佛学院、青海省伊斯兰教经学院。
青海宗教建筑景观
塔尔寺又名塔儿寺,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城区,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。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,藏语称为“衮本贤巴林”,意思是“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”,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,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,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。
塔尔寺是藏区非常有名的寺庙,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,又名“展佛节”“展佛”即请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,一方面从保护的角度,防霉变和虫咬,更重要的是寺庙僧人和信教群众对佛祖朝拜供养的一种特殊方式。佛像实际是一种特制的大唐卡,它是一种卷轴画中极其稀少的珍品。展佛之日,当东方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时即为佛像展开的最佳时辰,故展佛又称晒佛。
东关清真大寺,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,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。寺院占地面积1.194万平方米,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,南北楼各363平方米。
东关清真大寺,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,又不断修建,现存的建筑是1913年时重建,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,1979年时又重修,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,该寺建造雄奇、坐西面东,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,雕梁彩檐、金碧辉煌,大殿内宽敞、高大、明亮,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;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,庄严肃穆, 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,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相关活动
东关清真大寺,每逢周五(主麻)参加礼拜的人当街礼拜,届时整条东关大街交通管制,禁止机动车进入,由于清真寺殿内场地有限,数以万计的穆斯林不得不当街礼拜,大街上密密麻麻地都是穆斯林,在东关清真大寺,面对开斋节上做礼拜的盛大场景,兰州大学人类学博士杨文炯说:“在我到过的中国的土地上,没有看到过比这更大的场面,我也没有见过政府与民众如此和谐与默契的关系,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场景而深深感动”1992年7月10号,伊斯兰世界联盟副秘书长穆罕默德·本·拉塞尔·阿布迪到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时说,该寺聚礼人数之多为世界第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