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省的自然旅游资源
发布时间:2022-05-04 16:03:44

1. 青海湖旅游区

      景区介绍

青海湖景区以高原湖泊为主体,兼有草原、雪山、沙漠等景观。湖中有海心山、三块石、鸟岛、海西山、沙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,山峦叠翠,景观独特,其成以鸟岛闻名遐迩。湖面海拔为3266米,东西长约90公里,南北宽约40公里,面积4635平方公里,而流域面积则比湖面大10倍,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,没有出海的通路,因而又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。青海湖蒙语叫“库诺尔”,藏语叫“错温布”,也就是“青色的湖”的意思。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,含盐量最大,浮游生物稀少,透明度达8-9米以上,所以显得格外湛蓝。湖区充满生机,到处可见牦牛、黄牛漫步,羊群吃草,构成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牧歌式的图景。湖区有两大奇观,一是海心山,一是鸟岛。

image.png

鸟岛

又名小西山或蛋岛(因鸟蛋遍地故名)。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,岛的东头大,西头窄长,形似蝌蚪,全长1500米,1978年以后北、西、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。鸟岛坡平缓,地表由沙土、石块覆盖,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。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、白藜、冰草、镰形棘豆、西伯利亚蓼、嵩草、早熟禾等。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,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。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。每年3~4月,从南方迁徙来的雁、鸭、鹤、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;5~6月间鸟蛋遍地,幼鸟成群,热闹非凡,声扬数里,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,数量达16.5万余只;7~8月间,秋高气爽,群鸟翱翔蓝天,游弋湖面;9月底开始南迁。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,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,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,兴建了暗道、地堡、瞭望台等设施,供游人观赏等,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。

image.png

海心山

海心山俗称湖心岛,古时称仙山或龙驹岛,蒙名为“奎逊托罗亥”,位于青海湖心偏南,距南岸约30多公里,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览胜地。
全岛东西长2.3公里,南北宽0.8公里,面积为1平方公里,形如螺壳。山顶高出湖面数十米,海拔约3300米。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,略呈乳白色。天晴日丽,凭高远眺,海心山犹如雪浪飘浮,蔚为壮观。海心山环境幽雅,绿草如茵,轻区薄云,淡水清泉,景色宜人。山上古刹白塔隐存其间。犹如步入仙境一般。古人曾有诗赞道:“一片绿波浮白雪,无人知是海心山”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2.天空之镜—茶卡盐湖

         景区介绍

茶卡盐湖,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,“茶卡”是藏语,意即盐池,蒙古语“达布逊淖尔”,[16]也就是青盐的海。茶卡盐湖平均海拔3059米[19],湖面面积154平方千米,[19][17]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。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,是109国道、315国道的交汇处,东距省会西宁298千米,西距德令哈200千米,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东大门。茶卡盐湖四周雪山环绕,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,反射着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,被誉为“中国的天空之镜”[18],置身于盐的世界,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,水映天,天接地,人在湖间走,宛如画中游。茶卡盐湖一年四季美景连连,春日里低悬于天际的白云落在湖水里,分不清是盐更白还是云更白;夏季碧波荡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绿的沁人心扉;秋天干涸的湖面冰清玉洁,平坦无垠;冬天的苍凉荒芜更具挑战。茶卡盐湖还因盛产大青盐驰名,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。近年来以其生产、旅游两相宜而在国际国内旅游界及青藏高原风光游中享有较高美誉,游客数量逐年增长,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“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”之一,成为大美青海的又一张靓丽金名片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   3.孟达天池

      景区介绍

孟达天池位于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,建立于1980年,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被誉为“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”、“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”,是青海省避暑、疗养和旅游胜地。孟达天池面积9544公顷,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。孟达天池面积约300亩,池水清澈碧澄,与蓝天一色,群峰倒影,随波微动。湖中水鸟飞翔,鱼儿舒然游动。

image.png

孟达天池主要景点

华山松谷

   木厂沟山脚下至游客进入林区河石的小路,是通往天地的幽幽小径,山谷青松白桦,人称“华山松谷、这里清清溪流,缘路绕行,青松白桦,千技如鲲鹏展翅,盘根如龙抓石,山涧巨石像群家争饮。尤其是冬天,银装素裹,冰凌琼花,别有一派北国林海风光,这就是引人入胜的“华山松谷。

image.png

神仙洞

位于孟达天地大坝西沟内峭壁上的这个石窟,海拔2402米,横排3个洞,人称“神仙洞. 藏族称“拉隆殊康’, 是西藏吐蕃僧人拉隆,贝吉多杰(又叫拉隆毕多)的修行室。公元9世纪中叶842年,吐蕃赞普达磨禁佛,西藏僧人拉隆毕多在拉萨大昭寺前,箭杀暴君达磨后,为避祸辗转逃来此处,在此洞居住修行。据说,他和囚禁佛逃来,居住在旦斗寺的“藏姚玛”三智者,当时有联系并交往,至今众多藏族群众慕名前往,成为藏传佛教圣迹之一,周围各县群众名前冠有“拉隆”二字者,多为朝拜拉隆珠康后所添加,如嘉饶嘉措大师的父亲叫拉隆杰,母亲叫拉隆吉等。另据《河丹志》记载,约明代成任年间(公元1465年)道士希阳子又来昆洞庭潮修真,孟达天池又与道教结下了姻缘。洞旁有一石块,据传是“拉隆毕多升天的地方。


遇到问题?请给我们留言

标签guestbookform报错:该栏目下没有新增留言属性。